汤嘉琛:“涉黄”雕塑灯折射混乱审美观

2012年10月19日05:39  大众网-齐鲁晚报 微博

  □汤嘉琛

  近日,湖北勋西县街头一座“涉黄”雕塑灯引发网友围观。这座名为《性的写意》的雕塑灯,由一对倒置拥吻的裸身男女组成,且裸女的胸部和臀部极其夸张。勋西县文体局表示,雕塑灯是该县首届祈福灯展的一部分,作品以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浪漫的爱情,或将在勋西七夕艺术作品展览馆永久保存。

  雕塑灯与浪漫爱情有何关系姑且不论,单说这个另类雕塑灯给人的视觉观感,显然称不上赏心悦目。检索媒体报道可知,近年间有不少公共景观都因造型低俗或格调不高而招致非议。几天前,苏州金鸡湖畔一排形似裸女的椅子,就因在网上引发争议而被移走;不久前,郑州中原福塔前的一尊“孝顺石猪”雕像,也因造型太“流氓”而遭调侃。

  单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而言,这些另类公共景观并不一定不好,如果放在私人空间或特定的展览现场,它们或许确有一定的艺术价值。但现在的问题是,将这些非常小众、前卫的作品放置到公共空间,是否会因为冲击了多数普通公众的审美习惯而引发争议?如果公共景观不能给人美的享受,不能提振整个城市的文化格调,反而激起一些庸俗、恶俗的联想,是否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“视觉污染”?

  另类公共景观屡屡引发争议,折射的其实是当前社会混乱的审美观。与此相类似的,是近年间造型各异的城市地标建筑,无论是北京的“大裤衩”、苏州的“秋裤门”,还是沈阳的“黄金版大裤衩”,在带给人们视觉冲击的同时,也会带给人们不少困惑。

  混乱的审美观“破坏”城市美感,深层次的原因在于,公众在相关决策中缺乏话语权,个别地方官员、设计者的私人品味甚至恶趣味,强行变成了公共品味。要让公共空间的审美变得正常一点,不妨从最大限度地尊重民意做起。

(原标题:“涉黄”雕塑灯折射混乱审美观)
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闻我国海军与海监渔政今日在东海演习维权
  • 体育NBA季前赛-三巨头三节51分热火大胜活塞
  • 娱乐台湾电视台播出淫魔富少不雅照遭处罚
  • 财经人社部专家:延迟退休政策暂不会出台
  • 科技谷歌提前泄露三季度财报股价暴跌9%
  • 博客李娜童年的委屈 详解日本式过马路(图)
  • 读书高瞻远瞩:邓小平给中国领导人十忠告
  • 教育清华学霸姐妹花走红 不愿成公众人物(图)
  • 育儿宝宝没奶喝哭闹不休90后老爸报警求助